與蓼科有緣的文人們
蓼科親湯溫泉和文學的相遇
主要起始的關鍵人物為篠原志都兒(本名 圓太)。篠原志都兒原是阿羅羅木派的歌人(湯川出身,距蓼科親湯車程約10分鐘)。 他雖為伊藤左千夫(以野菊之墓聞名)的弟子,但當地人很少人知道這號人物。隨著篠原志都兒引領伊藤左千夫和平福百穗來到蓼科親湯溫泉,蓼科親湯的故事便這麼開始。從前的蓼科親湯溫泉交通不便,當地的溫泉為作為療養用的湯治場。
伊藤左千夫來到蓼科後,便愛上了當地的環境。明治42年,伊藤左千夫創作「蓼科山歌」,10首讚詠蓼科親湯溫泉的文學作品由此誕生。之後,又將這10首作品贈與志都兒,也被指定為茅野市有形文化財。(其中2首作品為本館刻成歌碑,並且安置於本館後面的裏山上)
在那之後,當地便開始舉辦了以伊藤左千夫為中心的歌會,透過左千夫,眾多來這裡交流的文人歌人開始認識蓼科,蓼科親湯溫泉也成為孕育文人歌人的搖籃。
蓼科の出湯の谷間末遠く雪の御岳今日さやに見ゆ
(意:在蓼科湧出溫泉的山谷間,最遠處的端景便是今日所見、附著白雪的御岳)
信濃には八十の郡山ありといえど女の神山の蓼科われは
(意:信濃的群山80座中,就屬蓼科的山為女神山)
伊藤左千夫 島木赤彥、齋藤茂吉、土屋文明、高濱虛子、柳原白蓮,從這些文人歌人們開始,留下了很多關於蓼科親湯溫泉的詩歌和俳句。或許這也是為何太宰治選擇蓼科親湯溫泉作為新婚旅行地點的原因吧?
世界首屈一指的導演,小津安二郎,他為了工作上的創作,便在蓼科造了自己的別墅。小津導演所寫的日記「蓼科日記抄」裡描述了蓼科親湯溫泉地區裡的17個場所。
爾後,越來越多文人和知識份子在蓼科置產別墅、這裡也成了日本全國知名的避暑聖地。 此外,蓼科親湯溫泉裡展示了以篠原志都兒、伊藤左千夫、平福百穗為中心的作品。
如果您也能認識蓼科的文學萌芽時期的背景,我會感到非常榮幸。
創業大正十五年 蓼科親湯溫泉 第四代 柳澤幸輝
後記
蓼科親湯溫泉在開湯1600年左右,被武田信玄作為隱湯、也是當地居民喜愛的溫泉療養場所。 江戶時期,蓼科地區僅有3間溫泉旅館,親湯溫泉(蓼科)、瀧之湯溫泉(蓼科)、澀之湯(奧蓼科)。親湯溫泉曾經是由本地的湯川村公營,大正15年轉為初代的柳澤幸衛接手,經營為旅館,大正15年便為創業年。因為在大正15年以前,初代和蓼科親湯溫泉的關係深厚,也和篠原志都兒和伊藤左千夫等文人和歌人等彼此認識,因此也從他們那裡得到了許多掛軸和書等文物。展示品大多是初代和第二代先祖從文人和歌人們那裡所得到的文物。
明治到昭和初期,蓼科為許多文人聚集創作“蓼科文學”的文學搖籃。文人和歌的常客們,常在蓼科親湯裡泡湯、談論文學。雖然多有讚頌蓼科自然之美、感嘆等眾多作品的出產,但另一面,蓼科也是許多愛情故事發生的舞台,無結局的、美麗的、淒美的,多個愛情故事在這裡發生。接下來為您介紹這些文人和歌人的故事。
-
太宰 治 1909〜1948
波瀾起伏的人生 無賴派小說家
太宰治的新婚旅行
雖然邀了太宰一起去外面散步,但是他說他怕蛇,所以一到旅館之後因為有酒喝便不再外出,一切都是為了酒。感覺一點也不值得來到蓼科。
『回想的太宰治』津島 美和子
井伏鱒二的媒妁下與美知子再婚,30歲的太宰也有意想從自甘墮落的生活中重建起來。太宰和美知子在婚後不久,隨即周遊信州(長野舊稱)八十八夜,也到訪了諏訪、蓼科。第一晚住宿在諏訪,太宰喝的醉茫茫,當時26歲的美知子提到「把桌布都弄髒了,真是對不起旅館的人,太丟臉了」。隔天到了蓼科的太宰,又開始要酒喝,美知子提到「這人是怎麼看待這些自然風景?還是只有他心裡面的風景才是風景?」,回想起來,和一個盲目的人一起旅行還真是孤單寂寞。
儘管如此,太宰和之前相比,和美知子在一起的安穩生活也持續了很久,期間也產出不少作品。最後在第3次自殺前,太宰留下遺書,其中寫到「美知,我比誰都愛你」,之後就和年輕的情婦一起投入玉川上水的河川、在那裡結束了39年的人生。
MORE -
柳原 白蓮 1885〜1967
因其美貌而有「大正三美人」之稱的歌人,在蓼科擁有別墅
柳原白蓮賭上全部的愛情
不惜一切、以身相許的愛情,最終尋得幸福
出生貴族,為大正天皇的堂妹,原名為柳原燁子,柳原白蓮又為「大正三美人」的美貌歌人。為了拯救家道中落的景況,26歲時和九州的碳礦王伊藤傳右衛門再婚。但生活上的失意,轉而讓她將精神寄託在短歌創作上,也在短歌創作上發揮了她的才能。34歲時,與宮崎龍介相遇,這也改變了白蓮的人生。和小7歲的龍介相戀,在當時沒有通姦罪,只有捨身般的覺悟。
大正10年,白蓮公開了和傳右衛門絕緣的新聞,並和宮崎龍介私奔。此事為造成轟動的「白蓮事件」。2人在事件發生2年後才結婚。成了夫婦的2人,後來生了2個孩子,並在蓼科的別墅過上幸福的生活。白蓮和龍介間互通的700多封戀愛書信,全被保留下來。
MORE -
瀨戶內 寂聽 1922〜
積極參與活動的
天台宗的尼姑・小說家瀨戶內寂聽愛過的激情
從巴士停靠站“親湯入口”下車,從主要道路的Vinus Line旁的一條岔路走去、再沿途往下走,左下方是潺潺流動的河川,河岸的對面有座高聳如城的建物,那便是親湯旅館。
『在這裡度過』瀨戶內 晴美
在瀨戶內寂聽的本名還是瀨戶內晴美的時代,為了撰寫『在這裡度過』裡白秋和3個妻子的故事,而來到親湯取材。背著丈夫將鞋子藏起,為了和情人會面,就算是赤腳也要頭也不回地跑到他身邊,從此不再回去。晴美擅長描述人,也對為了愛情而奔放的章子寄與同感。「沒有愛情,世界將會如何」帶著疑惑的章子,在與白秋相遇的那天便決定以身相許,並全力支持當時貧困的白秋。
白秋在自作序文寫道:「我們2人就只是相愛、互相尊敬、互憐」,之後好不容易也在家裡擺了婚宴客,但後來章子和頻繁往來交際的記者私奔。從那次之後,章子不斷地重複結婚和離婚、最後還發瘋。『在這裡度過』裡描述了逃離後的章子來到白蓮在蓼科的別墅靜養、也描繪了章子在那裡想重新振作的情景。
MORE -
伊藤 左千夫 1864〜1913
喜愛蓼科的代表性歌人
伊藤左千夫的純情
被秋風吹成的乾瘦菊花沾滿露雙,楚楚可憐。
『野菊之墓』
伊藤左千夫,為喜愛蓼科的代表性歌人之一。左千夫曾說道:「不知道愛情的悲傷,就沒有資格談論戀愛的滋味」,他留下了多首短歌作品和純情小說。左千夫的處女作『野菊的墓』,裡面描繪了一對男女在純樸農村裡的初戀故事。
15歲的政夫和17歲的民子,一起走往山上沿途中,互贈野菊、龍膽等,左千夫用此隱喻並描繪彼此心靈的相通。民子是以年輕的左千夫在牧場工作時,曾向其求婚的「きさ(Kisa)」為女主角。きさ在當時拒絕了左千夫,左千夫也打消結婚的念頭,但15年後得知きさ結了婚,且已在夫家過世。在那之後2年,左千夫寫了『野菊之墓』。左千夫曾獨自朗讀過『野菊之墓』,據說讀的時候泣不成聲。
MORE -
土屋 文明 1890〜1990
曾任諏訪市的教師,也為歌人。
著有歌集『冬草』土屋文明的初戀情人
不由自主地看著坐在那長桌前用淡墨練字的少女
『青南後集』
28歲時赴任諏訪,『冬草』為土屋文明的代表處女歌集。文明小時候就決定了喜歡的人,那個人就是小學同年級的塚越悅子。對方家境優渥且為村裡富戶,在他們都還小的時候,悅子的父親就常對文明開玩笑地說:「你以後就取悅子為妻,如何呀?」,這句話也是村裡的謠言。但文明和悅子對彼此的意識,也隨著成長越發堅定。
有天,一群女學生堵住了文明放學後回家的路,還搞不清狀況又困惑的文明,一個女學生的眼神投向文明,並說道:「快讓他走吧,他可是阿悅家人呀!」,文明一面沈默地走過,另一面映入眼簾的是滿臉羞紅站著的悅子。「哪來的人家呀?」「不就是阿悅的夫婿嘛!」此起彼落的議論聲不得不加快了文明的腳步。文明讀國中2年級時,悅子因病過世。在那之後,文明娶了悅子的姊姊照子。
MORE -
島木 赤彥 1876〜1926
生於諏訪市的「阿羅羅木派」歌人
島木赤彥最初的弟子
撥著在夏天裡長高的草, 越往深處去,心就越發悲傷
『赤光』
島木赤彥生於上諏訪村(現諏訪市),曾任鹽尻市廣丘小學校長,任職期間曾和當時新任教師靜子曾有一段情。最初島木的妻子於35歲早逝,亡妻半年後娶其妹為妻,33歲時和19歲的靜子生活在同個屋簷下日久生情,靜子也會自己創作短歌,也對赤彥持著敬愛的心。但在2人分校的夏天,2人互相在草原裡認愛。
赤彥當時詠唱了一首詩:「...接吻也不成、握手也不成、不論是接吻、是握手、或是哭泣,僅只一髮之間徒增苦惱的嘆息...」。之後2人成為戀人,互相創作了不少短歌作品,但6年後,隨著赤彥搬回東京與家人同住,赤彥和靜子的戀情也宣告終止。
MORE -
齋藤 茂吉 1883〜1953
以蓼科為詩的創作,為「阿羅羅木」派的中心人物歌人
齋藤茂吉最後的女人
くちびるのあかきがなかに入りて行く 牛の乳さえあなねたましも
選擇醫學、短歌這2條路走的齋藤茂吉,在正岡規子的忌歌會上與24歲的長景房子相遇,當時齋藤53歲。雖然2人的年紀相差甚遠,但這戀情賦予了彼此雙方生存的力量。房子共收到茂吉150多封情書,但在茂吉過世10年後,僅公開了其中的120多封,裡面的內容洋溢著茂吉的愛。
但後來房子苦惱著2人的關係,在父親的勸說下相了親,之後也和相親對象訂了婚。但房子後來以「接受其他人的愛情是一件痛苦的事」為由,取消了婚約。房子同時也斷絕和茂吉的關係,最後也離開短歌的創作。至終,房子終生不嫁。
MORE -
高濱 虛子 1874〜1959
戰爭期間,
開闢淺間山腳的小諸的俳人高濱虛子的愛徒
你就像彩虹一樣地出現
戰爭時,開墾淺間山麓下的小諸的俳句詩人・高濱虛子。晚年時,收了一個體弱多病、但又美貌聰明的弟子・森田愛子。年輕又多愁善感的愛子,雖逢重病,但在文學的創作中充滿著對生命的盼望,虛子知道她的處境後,更加深了對她的憐愛。虛子以寫實的手法創作了俳句『虹』,側寫他去探望愛子和她的家人、還有愛子的戀人柏翠來訪小諸等的心境。
有次,愛子因無法跟隨虛子他們外出而感到悲傷,但在送別他們的同時,她看到離駛的車窗上映著天空出現的彩虹。「就讓我跨這道彩虹橋隨你們一起到鎌倉。如果彩虹再次立起...」在那之後,愛子像自言自語一般,又對虛子詠唱了好幾句類似的俳句。最終,愛子於31歲病逝。『虹』就像連續的小說一般,完成於愛子逝世後一年。
MORE -
福澤 谕吉 1835〜1901
偉大的啟蒙思想家,被稱為日本現代化之父
信奉平等思想
福澤的祖先來自信州的福澤村
福澤幸吉,《福男自傳》福澤幸吉提倡日本現代化,宣揚「上天從未創造一個人凌駕於另一個人之上,也從未創造一個人低於另一個人」。他是慶應義塾大學的創辦人,以《學習的實踐》一書而聞名,據說他的哲學基礎與他的祖先有關,他的祖先扎根於信州的茅野市,蓼科親湯溫泉也在茅野市。福澤這個姓氏取自一個叫福澤村的地名,其祖先可追溯到曾德太郎左衛門,他的家就在信州的福澤村(現在的中大塩,茅野市)。
1582 年,善德作為武田勝賴的部將在鳥居口之戰中戰敗,之後離開了該地區,遷居到奉先中津(今大分縣),為小笠原貞吉效力。福澤家隨後在中津藩扎下根來,並生下了幸吉。銘文寫道:「福澤氏的祖先來自信州的福澤村」,這表明谕吉的平等和「獨立自尊」哲學受到了該地區歷史的影響。
MORE
文人們的歌碑
佐藤千夫、土屋文明、島木赤彥等深愛親湯的文人們的所創作的「親湯名詩」,都在星降花園裡可以看得到喔!
高聳的群山、高原上清澈的空氣、溪谷四季的美麗變化等都等著你來感受。
在這裡漫步的同時,也可以細細品味曾經在親湯頌詠過的和歌詩句。
-
伊藤 左千夫 Ito Sachio
元治元年(1864)~大正二年(1913)歌人・小說家 生於千葉縣。以阿羅羅木派為基礎,曾發行過刊物「馬醉木」、「阿羅羅木」。 著有小說『野菊之墓』(為電影『野菊之墓』原作)- 真白玉透き照るまでに明らけく清き出湯が滝つせのごと
- (意:湧流的溫泉純白如寶玉,透明閃耀、明亮清澈,好似瀑布般的傾瀉)
- 神さぶるみ湯の光に現身の醜のむくろも見らくうるはし
- (意:溫泉所發出的光輝像神靈發出的光照,把我這醜陋的身軀照成美麗的模樣)
- ねもころに心とどめて浴み居ればいよよ尊く清き出湯や
- (意:如果你帶著一顆誠懇的心去泡這溫泉,你將會越泡越高潔,且不再認為那只是普通的熱水)
MORE -
島木 赤彥 Shimaki Akahigo
明治九年(1876年)~大正十五年(1962)歌人,長野縣生。屬阿羅羅木派,曾拜師伊藤左千夫。著有歌集『切火』、『冰魚』等。- 雪ふりて来る人のなき山の湯に足をのばして暖まりをり
- (意:下過雪後,在人煙稀少的山間泡溫泉,身著腳,暖著身子)
- 草枯岡いくつも超えて来つれども蓼科山はなほ岡の上にあり
- (意:雖然枯草長得長到看不到山丘,從這裡可以看到對面的蓼科山高聳著)
- 湯のうへの岡にのぼれば眼近なり雪の残れる蓼科の山
- (意:爬上親湯上方的山崗,留著殘雪的蓼科山就像似近在咫尺)
MORE -
齋藤 茂吉 Saito Mokichi
明治十五年(1882)~昭和二十八年(1953)歌人, 山形縣生。 拜師伊藤左千夫,為『阿羅羅木』派的核心歌人。 昭和二十六年(1951)受賞文化勳章。- 山深く入りつつ来れば谿水とわきいづる湯と共に流れぬ
- (意:入到深山後,看到的是山谷間的湧泉和溫泉齊湧)
- 蓼科はかなしき山と思ひつつ松原なかに入りて来にけり
- (意:邊想著蓼科是座悲傷的山,邊往松樹林走去)
- 冬さびし前山のうへに蓼科の全けき山は今ぞ見えわたる
- (意:(從樹的葉子都掉光開始)在剛換冬裝的山上,終於可以看到蓼科山的全貌了。)
MORE -
土屋 文明 Tsuchiya Bunmei
明治二十三年(1890)~平成二年(1990)歌人,群馬縣生。 編輯過刊物『阿羅羅木』。 昭和六十一年(1986)受賞文化勳章。- 秋の日のますみの中に蓼科はただ穏やかにしづまれにけり
- (意:在秋日清新澄淨的空氣裡,蓼科山穩穩地靜靜地聳立著)
MORE